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国家标准发布
塑料污染治理再添新助力
塑料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在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应用广泛。不规范生产、使用、处置塑料会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带来生态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人类和动植物健康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塑料污染问题,将塑料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推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制定“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列为重点改革任务。推广应用塑料替代产品是推动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降解塑料作为一种主要的传统塑料替代产品,一直存在着降解程度不确定、产量不足、标识不清和检测方法耗时长难度大等问题,阻碍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推动。
降解塑料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从部分降解塑料到可以全降解的生物降解塑料。尽管生物降解材料成本较高,但它独具难以替代的诸多优点,美、欧、日等国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支持这类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我国也非常重视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降解塑料研发和生产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水平领先的国家之一。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约为1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我国生物降解塑料快速发展,聚乳酸(PL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聚羟基链烷酸酯(PHA)、聚碳酸亚丙酯(PPC)等可生物降解材料生产规模逐渐实现工业化生产,开始在纤维、日用薄膜袋、农用地膜等生活用品领域得到应用。综合国内产能已近50万吨左右,预计到2025年产能将超过400万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已经在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零售场所、餐饮、电子商务、邮政快件、外卖包装等得到应用。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和《生物降解饮用吸管》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并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规范了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率等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降解性能要求、标识标注要求和检验方法等。标准适用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聚合物、含有如增塑剂、颜料或其他化合物等添加剂的材料等各类生物降解材料加工而成的制品。标准所规定降解试验方法,主要有可堆肥条件、水性培养液条件、土壤条件、高固态厌氧堆肥和厌氧消化条件下的试验方法。标准规定产品降解性能及其降解产物不能产生二次污染,有助于有关产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零售超市与餐饮企业等使用单位、及相关单位贯彻落实国家治理塑料污染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生物降解饮用吸管》规定了生物降解饮用吸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适用于以生物降解树脂制作的吸管,也适用于接触食品层覆有或涂有或复合有生物降解塑料的吸管,以及天然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的饮用吸管,但不适用于纯纸制作的吸管。规格尺寸、可弯吸管的波纹处拉直后损坏率、耐溶性等要求,是为了提高其使用性能;有机物成分含量、化学性能、生物降解性能等要求,是为了确保其泄漏到环境中时的降解性。两项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引导规范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的加工生产、使用销售和应用,解决了如何区分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真伪,以及如何快速鉴别的问题。
塑料污染治理,事关绿色持续发展,事关美丽中国建设。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着力做好标准的宣贯推广,推动生物降解制品产业规范发展,同时继续开展塑料污染治理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支撑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本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zpia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