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行业动态:
首页 > 行业信息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塑料用量增加,软包装回收困难重重,多数企业难以实现2025年目标

发布时间:2022/11/9 9:28:34 来源:废塑料新观察

11月2日,根据最新发布的由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编制的《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进展报告》,到2025年企业可能无法兑现使用“100%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塑料包装的承诺。

全球承诺的评估进展显示,鉴于塑料软包装的大规模使用,以及对废弃物收集和回收设施的投资不足,导致了大多数签约企业都难以实现其2025年的目标,即确保所有塑料包装是100%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的。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编制的2022年全球承诺进展报告强调了以下几点:

过去三年,塑料包装中再生成分的使用翻了一番,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2018年以来,超过一半的签约企业减少了原生塑料的用量,但2021年,来自全球承诺签约企业的原生塑料使用总量又再次上涨,回到了2018年水平。

可重复使用塑料包装的占比略有回落,降至1.2%的平均水平。

在发起《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的四年后,2022年度进展报告显示各签署方的实践和进展情况各有不同。

塑料包装中消费后再生成分的使用比例已从2018年的4.8%上升到2021年的10.0%。过去,企业经过数十年努力才实现再生料的使用比例达到5%,全球承诺的签署方在短短三年内就将该数字翻倍至10%。

若要在2025年实现26%的总目标,品牌商和零售商须继续加倍的努力,以增加再生塑料的使用量。尽管一些企业已经提前完成了既定目标,但仍有部分企业需要加大行动力度。

2018年以来,超过一半(59%)的品牌商和零售商已经开始减少原生塑料的用量。然而,由于一部分塑料包装用量巨大的企业需求上升,2021年原生塑料用量整体上升了2.5%,逆转了2019年和2020年的下降趋势。

原生塑料用量增加,究其原因是一些企业的塑料包装总量仍在增加。这样的趋势再次强调了,企业有必要将自身增长与塑料包装使用脱钩。

2021年,为数不多的几家全球品牌首次公布了增加可重复使用包装用量的量化目标。然而,42%的签约方尚未在其包装策略中引入任何重复使用模式。

许多企业在实现硬质塑料包装的100%技术可回收方面做了很多投资努力,但由于全球范围内废弃物收集和分类基础设施尚不健全,此类投资无法帮助企业真正实现100%可回收的目标。

塑料软包装(如小袋和薄膜)是塑料循环经济转型的一大挑战。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大规模回收这类包装困难重重,软包装也是大多数企业无法实现2025年塑料包装“100%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这一目标的关键原因。

签约的品牌商和零售商仍有潜力为解决塑料污染危机做出重要的积极贡献。

为此,他们必须制定更具雄心的策略,扩大重复使用计划,加大创新力度,最大限度淘汰使用塑料软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仅靠回收再利用不足以遏制塑料污染的态势。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对于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的支持不断增加,以解决塑料污染危机。然而各国都需要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塑料循环经济的转型。

全球承诺目前已有52个各级签约政府,覆盖10亿人的人口规模。超过500家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相关机构已经联合起来,努力实现塑料循环经济这一共同愿景。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继续与参与方合作,携手解决塑料污染危机。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塑料倡议负责人桑德·戴弗鲁特(Sander Defruyt)表示:“全球承诺将继续提供前所未有的透明度,指引大型企业应对塑料污染危机。我们的最新报告结果也表明,企业和政府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企业需要制定可靠的、有雄心的计划,以扩大重复使用规模,处理软包装问题,减少对一次性包装的需求。政府也必须采取行动,帮助加快进展。

同时,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加快推动形成塑料污染治理的全球条约。近期,由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全球塑料条约商业联盟,致力于帮助各国政府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全球承诺所公开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当前努力仍存在着巨大差距。显然,在企业努力履行该承诺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在各国就制定消除塑料污染的国际条约展开谈判之际,全球承诺为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

通过加入全球承诺并尽早参与这一进程,各国政府可以确定优先领域,从而有效消除塑料污染并加快取得进展。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自2022年初以来,又有34个来自各大洲的国家级和地方级政府决定加入了全球承诺。”




免责声明:本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供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zpia2008@163.com。